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非均匀流中立管涡激振动模型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分析了非均匀流中,张紧式海洋立管的涡激振动,采用新的加速度耦合尾流振子模型作为预测细长海洋工程柔性结构的计算工具,将预测结果中的横向位移包络线及最大幅值与实验观测值、shear7软件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可以发现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观测结果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32.
不同粒径泥沙共存吸附动力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岁梁 《水科学进展》1996,7(2):138-143
天然水体中泥沙组成具有非恒定性和非均匀性,而不同粒径泥沙的吸附能力差异很大.因此.讨论天然水体中泥沙对重金属污染物的自净能力,必须研究不同粒径泥沙共存(即非均匀沙)的吸附模式.通过系统室内静态试验,研究了不同粒径泥沙共存吸附的吸附动力学模式.它表明,不同粒径泥沙共存吸附体系各粒径之间不存在竞争和干扰,共存体系单位重量泥沙的吸附量等于各粒径泥沙单独存在,在相同条件下单位重量泥沙的吸附量乘以其在共存体系中所占份额的和.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天然河流水体泥沙吸附量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33.
为了研究隧洞纵向位移(LDP)释放率对双护盾隧洞掘进机(TBM)围岩变形及护盾压力的影响,在FLAC3D中采用应力释放法对LDP曲线实现了较好的控制,并指出采用计算时间步控制的缺陷,在考虑护盾与围岩之间不均匀间隙情况下,详细分析了应力释放率对TBM掘进中围岩LDP曲线变化规律、护盾所受挤压力及围岩塑性区的影响。得出了以下结论:(1)不同岩体力学参数下,LDP曲线受应力释放率的敏感程度不同;(2)随着应力释放率的逐渐增加,围岩LDP曲线特征及与TBM护盾相互接触的部位有所不同,TBM护盾接触挤压力和所受摩擦阻力逐渐增大;(3)护盾外围塑性区的形状与应力释放率和护盾与围岩之间的不均匀间隙有关,当在较大的应力释放率下,塑性区呈现自上而下逐渐减小的特征。  相似文献   
34.
目前一般将土体假设为匀质单层模型或匀质分层模型进行研究,不考虑土性参数沿纵向的不均匀分布对隧道等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通过某具体工程,建立均匀土体-隧道模型和纵向不均匀土体-隧道模型,计算并对比分析两种工况时结构的相对变形及受力。结果表明:在给定的计算工况下,土性参数纵向不均匀时对隧道结构变形与受力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大,主要原因可能是隧道尺寸较小、地震动幅值较小以及场地条件较好。今后还需进行广泛的参数分析以探讨一般性的规律。  相似文献   
35.
本文以纵向非一致地震激励试验为主,对地下综合管廊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包括模型场地的加速度响应、结构的应变响应、结构和场地加速度响应关系、结构应变响应的原因、结构接头位移响应、结构在纵向非一致激励和一致激励下应变响应的区别。结果分析表明,本试验模型场地及模型结构设计合理,从中得到了关于地下综合管廊非一致地震激励作用下响应规律的一些新内容。  相似文献   
36.
冯欣  孔令伟  郭爱国 《岩土力学》2009,30(Z2):208-213
通过控制恒温恒湿箱的温湿度工作参数,改变膨胀土试样的蒸发路径,实现饱和膨胀土在不同脱湿速率下的不均匀收缩,结合有荷膨胀率试验和直接剪切试验,研究膨胀土不均匀收缩方式下胀缩特性和强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脱湿速率越小,膨胀土的胀缩性越大,剪切强度越高;对比不同收缩方式,均匀收缩下膨胀土的收缩与膨胀变形和剪切强度均大于不均匀收缩下的收缩与膨胀变形和剪切强度。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不均匀收缩试验中水分蒸发的路径不同,沿深度方向的含水率不同,基质吸力不同,引起的应变也不同,这种不均匀性改变了原有膨胀土的均一性,限制了膨胀土胀缩特性和强度特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37.
Understanding bedload transport fluctuations in rivers is crucial for complementing the existing knowledge on sediment transport theory. In this contribution, we use a natural-scale laboratory flume to analyse bedload transport fluctuations in non-uniform sand under normal flow conditions. Based on the significance of downward seepage, we incorporate the seepage effect on bedload transport over a non-uniform sand bed channel. The weight of the dry material was measured, and the volumetric transport rate per unit width (bedload transport rate) was estimated. An important observation is that the bedload transport rate initially rapidly increases with time and reaches a maximum value. Based on experimental data, we propose an empirical expression to estimate temporal bedload transport. In addition, an empirical model for bedload transport is proposed by incorporating downward seepage among other variables. The performance of several existing bedload transport formulae was also taken into account by the experimental datasets.  相似文献   
38.
赵孟欣  陈旭  王树亚  孟静 《海洋与湖沼》2018,49(6):1131-1137
本文通过实验室实验的方法,探讨了非均匀密度层结下内潮射线的生成与传播规律。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对流场进行测量,并计算了内潮能通量。实验结果表明,无转折深度时,内潮射线传播至不同浮频率水层会发生折射,向上传播时有能量聚焦现象;转折深度高于地形高度时,在浮频率大于强迫频率的上层流体中仍有内潮射线生成,但能量较弱,水平通量的深度积分相对于无转折深度时更小,且地形越高越容易在上层激发内潮射线。对水平流速做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得到的主要模态与内潮斜压模态有很好的对应性。  相似文献   
39.
与天气系统发生和发展有关的非均匀饱和湿位涡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动力气象理论方面,无论大尺度、中尺度还是小尺度大气运动,对于同一尺度之内大气运动演变机制,有着相当完美的讨论。然而,对于不同尺度天气系统之间转换演变机制讨论,即使因为它与天气系统的出现和发展密切相关而显得非常重要,却很少涉及。为了讨论这个重要的转换演变机制,在导出无粘滞非均匀饱和湿位涡(NUSMPV)方程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对这方程进行数理分析证明:在非均匀饱和湿绝热大气运动中,干区和饱和区之间的不饱和区的NUSMPV是不守恒的,并进一步证明:只在次饱和区(0.78〈q/q1〈1),NUSMPV不守恒才是明显的,而在其它不饱和区,NUSMPV是接近守恒的。接着,根据守恒的相对性原理,通过NUSMPV无因次形式的讨论,把大气运动分成三类,即NUSMPV守恒,准守恒和不守恒运动。然后用数理分析方法讨论了各类运动的出现条件,时空之间关系,物理机制和一些特征。最后分析了不同尺度之间天气系统的转换机制,指出:当与狭义NUSMPV(P0)有关的涡管项(A)和非绝热加热项(B)之间的动力不平衡(A+B)/P0减少,以至NUSMPV守恒条件满足时,大气运动将主要通过非常快的频散适应过程继续失去不平衡能量,从较小尺度向较大尺度转换;而当(A+B)/P0增加,以至NUSMPV不守恒条件满足时,大气运动将主要通过非常快的外源激发过程,而从较大尺度向较小尺度转换。无论上述两种转换过程是那一种,一旦产生都将持续进行,直至大气运动重新回到NUSMPV准守恒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40.
The response of the mixed layer depth(MLD) and subduction rate in the subtropical Northeast Pacific to global warming is investigated based on 9 CMIP5 models. Compared with the present climate in the 9 models, the response of the MLD in the subtropical Northeast Pacific to the increased radiation forcing is spatially nonuniform, with the maximum shoaling about 50 m in the ensemble mean result. The inter-model differences of MLD change are non-negligible, which depend on the various dominated mechanisms. On the north of the MLD front, MLD shallows largely and is influenced by Ekman pumping, heat flux, and upper-ocean cold advection changes. On the south of the MLD front, MLD changes a little in the warmer climate, which is mainly due to the upper-ocean warm advection change. As a result, the MLD front intensity weakens obviously from 0.24 m/km to0.15 m/km(about 33.9%) in the ensemble mean, not only due to the maximum of MLD shoaling but also dependent on the MLD non-uniform spatial variability. The spatially non-uniform decrease of the subduction rate is primarily dominated by the lateral induction reduction(about 85% in ensemble mean) due to the significant weakening of the MLD front. This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 ocean advection change impacts the MLD spatially non-uniform change greatly, and the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sponse of the MLD front and the subduction process to global warm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